序曲
『受到昨天紐約股市大跌的影響,今天的平均股價一度呈現幾近跌破五百日元大關的趨勢。面對這波全球性的金融動盪,政府──』
「唉~世界各地的經濟都很不景氣呢~」
身為一介平凡高中男生的會澤拓海,窩在被爐裡一邊剝橘子,一邊心有戚戚焉地感嘆著世界經濟局勢。大型液晶螢幕才剛進駐家裡沒多久的拓海,最近養成了像這樣與電視畫面進行對話的習慣。
時值一月份,正處於寒假期間的寒冷午後時光。
身穿甚平(※譯註:日式傳統男性半袖家居服)蓋著被爐棉被,一邊擔心著「如果橘子吃太多,手真的就會變成黃色嗎……」這種無聊小事的拓海,是個到處都看得到的平凡高中生。
他既沒有長得特別英俊瀟灑,但也並非醜陋難看,相貌雖然平凡,不過卻還蠻溫柔和善的。個性忠厚老實,說好聽一點是頗受眾人喜愛,講難聽一點則是八面玲瓏。這名無論從哪種角度看都是個平凡的十七歲男生,只有一個跟普通高中生截然不同的差異點,那就是他是活躍於當紅電視節目『學園歌劇!』的明星預備軍。
「傍晚這個時段都只有新聞可看,真是無聊啊!」
打開報紙節目表的拓海,脫口說出令人難以想像他是明星預備軍的發言。比起煽風點火的新聞報導,他更喜歡雖然模式單調,但卻和樂融融的綜藝節目。
對此渾然不知的新聞評論家,則面露嚴肅神色繼續感嘆最近的經濟危機。
『消費意識下滑所造成的產品滯銷狀況持續蔓延。至於依靠出口維生的企業則直接受到日元升值的影響,接二連三地往下修正營業目標。大企業相繼裁員,政府方面則展開徹底解決勞工雇用問題的政策評估──』
「裁員嗎……要是突然被任職公司炒魷魚的話,肯定很吃不消啊!日本究竟是怎麼了呢?」
拓海一邊擔憂百年一度的經濟大蕭條,一邊咬了口香甜的橘子。
股價暴跌、企業業績衰退、公司倒閉事件增加、就業焦慮、M型社會、窮忙族、網咖難民、消費意願下滑引起更嚴重的不景氣,更嚴重的不景氣又造成消費意願持續下滑的惡性循環……日本經濟陷入前所未見的危機──拓海卻彷彿事不關己地接受了這樣的現狀。
「遭到裁員的上班族真是可憐啊!」拓海一邊萌生模糊的同情心,一邊為了尋找有趣的節目頻道而低頭望向報紙節目表。
全球性的不景氣也好、電視台連日大肆炒作的經濟危機話題也罷,這些對身為一介高中生的拓海而言,都只是無關緊要的話題。對他來說,企業倒閉及裁員彷彿是發生在另一個世界的事情罷了。
……至少直到寒假結束之前,他始終對此感到深信不疑。
「再這樣下去,歌劇學園將於三月底宣告倒閉!」
在學校教師辦公室內,個子矮小的教務主任扯開喉嚨發出尖銳的嗓聲。接著露出兇狠的眼神環視在場大受震撼的所有教師一圈。
「這是怎麼一回事?」
出聲詢問的,是二年A班班導師遠藤彩枝老師。身穿一襲找不到一絲皺折的深藍色套裝,戴著一副兩端微微上揚,看似相當適合故作風雅語調的眼鏡。彩枝以一副符合嚴厲女強人的形象,開口詰問彎腰駝背的教務主任。
「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此事,請你解釋一下箇中詳情。」
「妳當然是第一次聽說啦,因為我剛剛才講出這件事嘛!」
教務主任的聲音顯得格外尖銳,說出口的每句話也都充滿嘲諷意味。再加上他總是以瞧不起人的態度發言,因此學生自然不用說,就連老師們對他的評價也奇差無比。
如此不受歡迎的教務主任,彷彿試圖威懾出聲反駁的女老師般,露出高高在上的眼神說道:
「有好幾家提供資金給我們學校的贊助廠商接二連三地跑來說『希望終止明年度的贊助契約』。妳知道這代表什麼意義嗎?這是歌劇學園的存亡危機啊!」
──私立歌劇學園。
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演藝人員培訓學校,也是許多期望未來能夠成為超級巨星的年輕人們由全國各地齊聚至此,號稱演藝界的登龍門。為了參與以這座歌劇學園為中心製作拍攝的超人氣電視節目『學園歌劇!』的演出,學生們夜以繼日反覆的琢磨演技。
在這間充滿夢想與希望的校舍當中,彎腰駝背的教務主任口沫橫飛地大肆開講。
「聽清楚咯!要拍攝一個單元連續劇需要動用以億為單位的資金。而一年製作多達十五支電視連續劇的歌劇學園,隨時都在對抗資金不足這個燙手山芋。贊助廠商的撤退對我們而言乃是死活問題!妳連這點道理都不懂嗎?」
雖然事關重大,卻因教務主任那討人厭的腔調及那張看似倒楣透頂的痞子臉而起了反效果,導致「你才沒資格講那種話」的意識不知不覺地在眾人心中發酵。就負面意義而言,他算是個具體表現出「人的外表很重要」這句至理明言的教務主任。
「但是呢,各位同仁請放心。我已想出一個劃時代的好主意,能夠戰勝這波襲向學園的空前危機!為了解決學園倒閉的重大危機,我在此正式提案!開除成績不好的學生!將全校半數學生趕出歌劇學園!」
……啥?
面對教務主任這番出人意表的發言,齊聚一堂的教師們頓時啞口無言。而率先反駁教務主任這個荒唐提案的人正是彩枝。
「你瘋了不成?若是增收學生或提高學費也就算了,但我無論如何也不認為減少學生數量能夠拯救學園倒閉的危機啊!」
「彩枝老師妳連這點小事都搞不懂嗎?麻煩多用點頭腦思考再發言好不好?」
每句話都叫人聽得火冒三丈,教務主任以高高在上帶有「就讓聰明的我來教教智商不足的妳吧」意味的視線開始說明。
「我並不是著眼於學費收入這種小格局的提案。透過減少學生人數,使學園拍攝的連續劇數量變少,這才是我真正的目的。」
「請恕我直言,但『一個班級負責製作一支連續劇』乃是歌劇學園的不成文規定。每年拍攝十五支連續劇更是創校以來的優良傳統。難道教務主任企圖打破歌劇學園的傳統嗎?」
歌劇學園全部有三個年級乘以五班一共十五個班級,各自負責製作一個電視節目。一個班級拍攝一支節目,再於電視節目『學園歌劇!』上播放──這就是歌劇學園的傳統。
「彩枝老師的腦筋實在有夠不靈光呢!我並沒有破壞『一個班級負責製作一支連續劇』這個優良傳統的意思。聽清楚喔!只要學生數量減半,班級數自然跟著減半。而班級數一減少,所需製作的連續劇數量不就自然跟著縮水嗎?」
「只為了減少班級數,你就要迫使大量學生退學?」
「沒錯!只要拍攝的連續劇數量減半,學校就能省下好幾億的經費。想要讓資金不足的學園繼續運作,就只有這種方法了!不受歡迎的學生、沒實力的學生、沒幹勁的學生,我的歌劇學園不需要這些不中用的廢物!成不了搖錢樹的學生根本就是有害因素啊!」
以往歌劇學園曾經製作出足以帶領社會風潮的經典大作,以及默默無聞地悄然遭到腰斬的實驗作品。這種方針雖然展現了校方樂於推出五花八門各種型態節目的胸襟,卻也衍生出「滯銷作品」量化的弊病。
「減少連續劇的數量以大幅刪減製作成本,同時只讓受觀眾喜愛的學生們量產必然叫座的連續劇。妳不覺得這就是重建學園的最佳方案嗎?」
「我一點也不認為。只動用受歡迎的學生演員,大量生產迎合觀眾口味的連續劇。那樣還稱得上是符合『學園歌劇!』特色的作法嗎?『學園歌劇!』就是因為全力回應觀眾們多樣化的需求,才建立起現今的人氣……」
「妳很固執耶!倘若繼續這樣袖手旁觀下去,學園將扛起一筆龐大的債務喔!還是說妳有心代替學園墊付這筆貸款嗎?」
雖然討人厭教務主任的挑釁叫人很火大,不過必須盡快擬定對策,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彩枝十分不甘心地咬緊嘴唇……隨後又像是不肯輕易認輸似地定睛怒瞪教務主任。
「理事長知道這件事嗎?該不會是教務主任基於自己的想法武斷地推行這種方案吧?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會去向理事長報告……」
「別說傻話了好不好?想也知道我已事先徵得理事長的許可嘛!」
面對拔出「向理事長報告」這把尚方寶劍的彩枝,教務主任展露誇耀勝利的得意笑容。
「只不過理事長目前正忙於到處籌措資金,根本無暇顧及學園內部的事務就是了。因此,理事長將改革學園體制一事全權委託給優秀的人材……也就是本人我來處理。理事長也答應過絕不干涉我所做的一切決定。從今天起,你們就把我說的話視同理事長的吩咐吧!」